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活动主题和“城乡统筹、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实践载体,在集中学习交流、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形成了市委常委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并结合当前形势,自觉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理清科学发展思路,谋划科学发展大局,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主要思路和举措。为把这些工作思路和措施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制度化,特制定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一、整改落实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九届六次全会、市十届四次全会精神,通过全面整改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出来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问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加快推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要求: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以“集中整改、卓见成效、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分析和归类梳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内容,制定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难易程度、轻重缓急,分门别类地提出整改项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责任主体,确保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整改落实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紧紧抓住制约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突出矛盾,着重围绕市委常委会分析检查报告中剖析的6个方面突出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继续解放思想、破除障碍,理清发展思路和目标。面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对各地竞相科学发展的激烈竞争态势,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障碍,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1、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真正把发展建立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础之上。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切实提高决策水平,使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发展举措符合工作实际、适应群众要求。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决策、抓工作,既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既重点突破,又统筹兼顾,着力增强科学发展后劲。此项工作由刘慧晏、周清利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
2、理清科学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中央、省市委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正确把握我市经济总体运行态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上接第一版)化“危”为“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城乡统筹实现新突破,确保民生持续改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加快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建设,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切实按照省委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要求,凝心聚力,以“为”化“危”,以“为”求“机”,不断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努力开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此项工作由刘慧晏、周清利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
3、明确科学发展目标。着眼于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这一活动主题,围绕增创十个方面发展新优势的目标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争取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分别削减4.5%和8%以上。此项工作由周清利、王顶岐、周连华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全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节能降耗这个关键、环境保护这个“命门”,按照“四个确保”的要求,紧紧把握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集中精力抓好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着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实现并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预警预测,及时把握运行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资金、土地、煤电油运气等关键生产要素供应。引导和支持企业保生产、保市场,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细分市场,强化市场开拓;调整产品结构,巩固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力开拓重点项目建设市场,开展直供配送和融资租赁,提高重点工程市内产品配套能力。密切关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重点行业以及对就业、利税、财政等有重要影响的重点企业实施动态监控,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强化市场营销,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科学谋划、统筹安排,确保实现首季开门好和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此项工作由周清利、王顶岐、周连华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中小企业局、市金融办、市人行、市银监局、各区县、高新区。
5、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国际金融危机提供的倒逼机制,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淄博未来发展新优势。农业坚持调新调优。积极推进农业布局调整,南部集中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中部大力发展城郊观光农业,北部重点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稳定粮食生产,继续做大做强畜牧、蔬菜、林果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提高农产品品质,递次推进和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服务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工业坚持调高调强。按照工业结构调整十条意见,加快石油化工、轻工、建材、陶瓷、冶金、机械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五年技改规划分解落实到年度,逐一落实到具体企业、具体项目,加快工作进度,切实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标准和工艺装备水平,努力实现重而优、重而特、重而附加值高。围绕做大做强新材料、精细化工、信息、医药、汽车和机电装备等优势产业,制定拉长产业链条的行业规划和项目目录,落实提高产业配套水平的政策措施,积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健全完善倒逼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发展政策,对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如水泥、普通釉面砖、原油加工、冶金等)实行总量控制,对富余产能(如建材)梯次有序地向具有资源能源比较优势的区域转移,腾让盘活发展空间,集中全市优势要素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好中心城区东部化工区等重点产业布局调整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淄博高新区、齐鲁化工区、东岳国际氟硅材料工业园等省级以上重点园区,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服务业坚持调大调活。强化重点城区、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三大载体”建设,实施“服务业发展十大推进工程”,积极运用新型经营业态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结合东部化工区产业布局调整和四宝山地区生态修复,规划建设文化、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特别是公路铁路联运优势,努力打造鲁中现代物流“旱码头”,以网络化的物流为鲁中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服务。继续抓好旅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省出台的财税金融政策,坚持“保住一头、启动一头、放开一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项工作由周清利、王顶岐、周连华、饶明忠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房管局、市旅游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服务业办、市金融办、市人行、市银监局、各工业协会、各区县、高新区。
6、突出加强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手段,认真研究用好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抓住政策机遇,放大政策效应,全力以赴抓投入,放开手脚上项目。专业化地策划项目,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盘活存量和增加优质增量、拉长产业链和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城区综合改造,策划实施一批改善民生、拉动内需、为我市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建立完善项目资源库,对项目储备情况进行定期调度,通盘考虑今后3年的项目建设,做到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在建一批、投产达效一批。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搞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重点项目盘子。加强政、银、企对接和项目推介,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项目建设资金到位率。扎实抓好工业“双百工程”和服务业“百项重点工程”,完善各级领导挂包、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各类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优化投资结构。严格按照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办事,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控“两高一资”和落后产能项目,坚决防止“土小”企业死灰复燃。切实加强投资项目和资金监管,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此项工作由周清利、王顶岐、周连华、林建宁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招商局、市环保局、市金融办、市服务业办、市人行、市银监局、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各工业协会、各区县、高新区。
7、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关键,把环境保护作为“命门”,努力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强化源头控制,对区域能耗水平实行总量控制,对新上高耗能项目实行等量淘汰,切实加强能耗评估和审查。制定重点产品能耗定额和考核体系,依法有序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广清洁生产,鼓励企业新上循环经济项目,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加强节能环保改造投入。树立全员节能减排意识,落实全员节能减排责任,努力形成节约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继续推进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加快生态市建设。突出抓好深度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一号工程,按照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达标标准,对工业企业实施治理再提高,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对矿山开采、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扬尘面源污染实施规范化治理,力争使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80%以上。加大环保投入,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力争“十一五”末,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100%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区域内被污染的水体100%恢复生态功能。农村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确保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100%得到集中处置。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污染治理,彻底解决化工异味、含酚废水、粉尘烟尘污染等问题。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生态治理,对全市所有骨干河道和水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四宝山地区生态恢复和绿化,建设马踏湖、大芦湖、太公湖等一批生态湿地,对太河水库、黄河沿岸等实施生态修复。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依法顶格处罚,不断巩固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抓住新一轮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全面实施的有利时机,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与产业布局调整规划的协同推进。打破行政区划,统筹划分主体功能区,确保国土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坚持土地指标向优势企业、重点项目倾斜,不断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加大对闲置土地的集中处置力度,努力盘活存量土地。积极推进土地置换,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继续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种违法占地行为,促进形成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秩序。此项工作由周清利、王顶岐、周连华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水利与渔业局、各区县、高新区。
8、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抓好企业上市工作;加快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建设,积极筹划建立市股权托管中心;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市场化进程;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以产业、股权为载体,着力加强专业招商,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水平和结构质量。坚持让利不让市场的战略思维,引导企业在国际市场调整重组、国际资源重新布局中抢占先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国家政策性贷款等政策措施,加大对骨干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产品和农、轻、纺等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住传统市场,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促进市场多元化,降低出口风险。鼓励企业扩大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抓住海外投资新机遇,加大我市急需的稀缺资源和关键技术领域的对外合作力度。鼓励支持企业收购矿产资源开发权,开发和加工资源型产品。积极融入全省“一体两翼”发展布局,加强同半岛城市群、省会城市群的对接,促进区域经济融合互动发展。做好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争取在相关领域率先闯出路子。此项工作由王顶岐、林建宁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金融办、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市信息产业局、市建委、市公用事业局、市卫生局、市招商局、市外经贸局、各区县、高新区。
(三)强化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着手研究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快形成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运行机制相互融合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力争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9、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市委《意见》精神,继续深入实施“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扎实开展“联片创建”、“联手共建”活动,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强村镇布局优化调整。按照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四个层面,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发展、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促进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村村通改造提升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清洁能源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力争经过3年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村村通油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三清、四改、五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农田保护面积长期稳定,全面完成100万亩高产优质专用粮基地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围绕牧菜果三大主导产业,继续加快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继续培育壮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对种植业、养殖业的带动能力;加快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监测及农业综合服务站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严格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此项工作由周连华、刘有先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办、市财政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水利与渔业局、市林业局、市国土局、市信息产业局、市广电局、各区县、高新区。
10、加快生态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全面落实“四个原则”、“八个意识”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水平。一是扎实推进城市布局调整。加快中心城区东部化工区搬迁改造进度,确保2010年调整到位;四宝山生态修复任务提前两年完成,并提高绿化标准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机融入文化、体育、旅游等元素,把四宝山地区打造成为城市近郊体育休闲公园;加快实施南部建材区综合整治,提升市高新区、桓台开发区产业发展标准,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二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309国道张辛段改线等道路建设工程,2009年初步形成中心城区与次中心城区间“三纵三横”骨干交通网络;启动实施华光路、共青团路等城市主干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提高城市通行能力和景观效果;发挥铁路交通存量比较优势,续长补短,争取尽早实现城市区际轨道交通;适时开工“引太入张”工程,进一步增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孝妇河、淄河、猪龙河、玉龙河综合整治,初步形成清水润城景观水系;加快萌山生态旅游区、马踏湖湿地公园、范阳河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三是加快老城区综合改造和新区建设。全面实施老城区综合改造工程,2009年开工10个片区,力争3年完成棚户区、老工矿区危旧房改造任务;加快完成市体育场、体育馆、运动员公寓、淄博客运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建设集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等于一体的市文化中心,配套推进商贸、金融、办公等设施建设。同时,坚持整体设计、综合施治、排定工期,加强对包括城市绿化、建筑立面清洁美化、广告牌匾综合整治在内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立全覆盖、全时段环卫机制,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此项工作由周连华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林业局、市交通局、市城市执法局、市水利与渔业局、市环保局。
11、加快区县域经济发展。突出抓好区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快经济强乡镇、强村发展,不断增强区县域发展活力,充分发挥高新区在自主创新领域的带动辐射作用。深化市与区县管理体制改革,对老工业区实施拟县化管理,进一步简政放权,支持老工业区科学发展、加速振兴,加大对高青、沂源支持力度,增强壮大区县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北川县香泉乡、昂仁县和东明县发展工作。此项工作由王顶岐、周连华、陈勇、林建宁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法制办、各区县、高新区。
(四)突出改革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
12、建立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考核的原则,建立健全导向鲜明、指标科学、权重合理、行之有效的科学发展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加重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创新、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生态文明、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核,引入人民群众对科学发展成果满意度的指标,发挥对科学发展的导向、激励作用。此项工作由宋军继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考核办、市统计局。
13、建立完善科学决策运行机制。把科学决策运行机制建设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的重大举措和基础工程,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党委(党组)议事规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做到不经过调查研究、向专家学者咨询、征求一线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集体研究不决策。狠抓工作落实,努力用科学民主的决策目标体系引导落实,用权责明确的执行责任体系促进落实,用严格高效的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体系保障落实,加快形成环环相扣、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和规范有序、严谨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此项工作由刘慧晏、周清利、宋军继、赵启全、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考核办。
14、建立完善财政运行和激励机制。坚持依法治税管费,积极培植优质高效财源,狠抓政府资源运营,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各级财政分配关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健全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强化市级统筹调控和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县乡基本保障功能。实施一般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办法,建立增收有动力、节支有压力的机制。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行政性开支,加大对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的投入,着力解决分配不均、部门差异等问题。整合归并市级财政性专项资金,突出支持重点。此项工作由周清利、王顶岐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15、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总体要求,以全民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目标,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正常增长机制。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制度。健全完善就业援助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坚持动态联动、定期调整,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机制。健全完善医疗卫生保障机制,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害救助、医疗救助等为重点,健全完善社会困难群体救助机制。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健全完善城乡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机制。此项工作由周连华、段立武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房管局。
16、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三农”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思路,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重点在城乡生态安全、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六个一体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此项工作由周连华、刘有先、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办、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水利与渔业局、市林业局。
17、建立健全平安建设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全面加强“固本强基维稳工程”建设,切实抓紧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思想、业务、作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把以规范执法、公正司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任期责任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进一步健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平安建设放到与部门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对本部门、本系统的平安建设做到有安排部署、有督促检查、有考核奖惩。进一步健全新时期群众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参与平安建设、人人共享平安建设成果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信访工作有关制度,健全严打防范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新时期社会治安形势的规律和特点,切实增强打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健全考核、督查奖惩工作机制。完善考核体系,改进督查办法,采取暗访、民意测评等形式,重点督查中央和省市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和影响稳定重大问题的解决进度。通过督查,发现问题,督促解决;发现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此项工作由侯法生、陈家金、岳华东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应急办、市考核办。
18、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和环保约束机制。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逐一制定重点产品能耗标准,积极转移过剩产能,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增长机制、综合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建立实施区域排放总量控制和限批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健全完善环境保护的工作推进机制,深入实施新一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2009年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收集处理。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实行顶格处罚。此项工作由王顶岐、周连华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经贸委、市建委、市国土局、市环保局。
19、建立健全政绩考核综合评价机制。健全完善突出科学发展实际成效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按照考准、考实、考公平和考出积极性的总体要求,形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上评与下评相结合、年终综合评价与日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严肃考核结果运用,使考核体系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此项工作由侯法生、宋军继、赵启全、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考核办。
(五)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问题,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民生继续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扎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重点做好大学生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确保劳动就业总体稳定。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下岗人员和农民工的免费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加强职工转岗或在岗培训。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全面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创业扶持政策,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深入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将就业援助对象扩大到“4050”人员及其他下岗失业困难人员,帮助就业困难群众、特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以及零就业家庭实现稳定就业,确保实现零就业家庭当年“动态清零”。此项工作由周连华、刘有先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财政局、各区县、高新区。
21、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按照“先保后征”原则,优先吸纳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力争两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提高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和筹资标准,并相应提高报销比例和最高限额。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进一步巩固城镇职工五项基本保险,对“五大保险”实施扩面征缴,把更多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水平,今年月人均养老金增加130元左右。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类施保,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由900元提高到1000元,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使所有困难群体都能得到及时救助。此项工作由周连华、刘有先、段立武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经贸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民政局、各区县、高新区。
2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推动高中向城区集中、初中向城镇发展、小学连片建设。新建扩建一批城区中小学校,尽快消除班额过大、孩子就近上学难问题。启动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大力推进“两热一暖一改”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继续落实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制度,完善贫困家庭大中专及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发展。加强以市青少年宫为龙头的校外教育阵地建设管理,不断丰富校外教育形式和内容,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有效衔接,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卫生室改造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和卫生室设备配备,加快市中心医院、第一医院病房楼改扩建等重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此项工作由刘有先、段立武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药监局、各区县、高新区。
23、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着手规划建设市图书馆新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完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建设提升一批辐射力强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创意、文化博览、数字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规模,使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深入挖掘齐文化、蒲文化、商埠文化及足球起源地等地域文化内涵,加大文化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力度,扎实推进齐文化生态园、周村古商埠文化园、牛郎织女文化园建设,策划开发齐文化系列图书、影视剧作、动漫作品,推动齐文化普及和产业化进程,塑造齐文化品牌。此项工作由郭利民、段立武、林建宁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市体育局、各区县、高新区。
24、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完善应急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市应急平台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认真落实“稳定第一责任”,坚持抓大不放小、抓早不麻痹,及时排查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牢牢把握维稳工作主动权。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信访工作,坚持党政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着力建设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体系,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消除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治安安民工程,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组织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统筹抓好农村、社区、企业基层组织和治安队伍建设,充实一线警力和维稳工作力量,加大维稳投入和基层工作保障,全面推行一村(居)一警,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强化行政问责,坚持专家查隐患、企业抓整改、政府抓督导,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此项工作由侯法生、陈家金、王顶岐、岳华东、刘有先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安监局、市政府应急办。
(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领导干部始终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执行者和自觉实践者,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5、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加强理论武装。结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注重在重点项目、重要工作、关键时刻考察识别干部,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抓基层、强基础,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把党的基层基础工作筑牢夯实。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以更加认真专业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警示诫勉制度,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中央和省市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资金使用和工程建设监督,坚决防止发生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在突发公共事件和急难险重任务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双拥共建水平。此项工作由刘慧晏、韩世幸、赵启全、郭利民、刘有先、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淄博军分区、市民政局。
26、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抓大事、议全局,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政协依照法律和政协章程履行职能。进一步加强群团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积极发展城乡基层民主,广泛开展“法律五进”活动,切实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进程。重视加强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各类组织依法开展活动、发挥作用,以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和谐。此项工作由刘慧晏、周清利、侯法生、魏艳菊、岳华东、段立武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27、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流动工作。研究制定《淄博市人才工作管理办法》,切实强化人才引进,进一步盘活现有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努力加快农村人才培养,研究出台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创新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注意做好金融危机大环境下的国外专家引进使用工作。此项工作由刘有先、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
28、切实加强市委常委班子自身建设。加强学习、开阔视野,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并列出学习专题,切实按计划按专题组织集中学习研讨。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学习领导科学发展所必需的新知识。注意研究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增强战略思维能力,提高总揽全局的水平,更好地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按照实行常委集体领导、分工负责体制的要求,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扩大党员特别是各级党代表、各界群众和专家学者在重大决策中的参与度。改进作风、联系群众,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市委常委基层工作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市委常委接访和下访制度,畅通了解社情民意渠道。每年确定一批事关全市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点课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政策措施。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问责。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带头与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信守向全市人民做出的廉政承诺,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为全市党员干部做出表率。此项工作由刘慧晏、宋军继、赵启全、郭利民同志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厅、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
三、整改落实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整改落实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事关能否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是对市委常委会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把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办成人民满意工程。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市委领导班子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制度,在充分发挥市委常委会集体领导作用的基础上,各常委按照职责分工,牵头抓好整改落实任务的分解,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切实抓好整改落实事项的办理工作。各级各部门也要强化责任意识、协作意识,明确责任领导、办结时限和办理要求,按照职能分工,主动协作配合,形成整改落实工作的合力,切实把各项整改落实任务落到实处。
(二)落实责任。认真落实领导小组成员、分管领导“双负责”制度、联系点制度和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头抓好整改落实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实践活动各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照整改落实方案,主动承担责任,抓紧开展整改落实工作。对具备条件、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可以解决的,抓紧整改落实;对难度较大、不能马上整改落实的,应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予以解决,真正得到群众认可,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健全制度。建立整改落实“台账”制度,对整改落实方案中的内容,要逐个问题“挂号”整改落实,逐项内容“销号”整改落实。建立整改落实联动制度,对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整改落实事项,要采取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方式,积极加强协调沟通,确保各项整改落实任务按要求完成。建立整改落实反馈制度,相关单位、部门要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解决问题的进展情况,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建立公示监督制度,通过工作简报、报刊媒体、影视网络等形式,向干部群众、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公示解决问题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强化督查。加强对整改落实工作的指导帮助,准确把握整改落实要求,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做好对整改落实工作的督促检查,充分发挥好各级督导组作用,对各部门各单位实行跟踪调度,及时掌握整改落实工作的进度、质量和效果。结合工作实际,严格把好整改落实措施的制定,做到措施具体可行,真正解决问题,努力实现理论武装有新加强、解放思想有新突破、科学发展有新举措、改善民生有新成效,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明显的学习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