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粮食局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
一、2009年全市粮食工作简要回顾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粮食系统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增强粮食调控能力,提高储备粮管理水平,深入开展依法管粮,加快粮食产业化发展,各项粮食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一)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一是粮食收购取得较好成绩。各级粮食部门和购销企业认真落实国家收购政策,在小麦受灾的不利条件下,立足本地,面向外地广征粮源。全市累计收购粮食130余万吨,为调控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市场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市制定印发了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标准,对不同情况下粮食经营者的库存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规范了经营行为,使我市粮食调控体系建设更加完善。三是社会粮食统计范围不断扩大。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粮食企业达到572家,统计数据翔实可靠,为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四是安全应急能力得到提高。开展了市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提升了大家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应急实战能力。五是军粮供应能力增强。狠抓军粮质量和服务质量,开展争创山东省规范化管理示范站活动,军粮供应保障有力。
(二)储备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地方储备油规模得到扩充。二是粮食仓储建设得到加强。全市投资1820万元,新建仓库,扩充仓容,其中新增微机测温仓18口,环流熏蒸仓6口,机械通风仓18口,储粮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三是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规范。在轮换中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轮换结束后,市粮食局会同市农发行、市财政局进行联合检查,确保整个过程符合要求,顺利完成了全年轮换任务。四是农户科学储粮工作有新进展。全市推广科学储粮示范户3100户,示范户总数达4450户,有效地减少了农户粮食产后损失。五是粮油保管安全无事故。在系统内开展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检查粮食储存库点37个,对查出的有隐患粮食及时进行了处理,确保了粮油库存安全。
(三)清仓查库任务圆满完成。按照省里要求,我市先后开展了区县自查和市级普查工作,对全市38个库点的粮食进行了全面检查。为确保检查质量,还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亲临现场进行督导,提高了工作透明度,督促了工作进展。通过检查,我市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可靠,账账、账实相符,资金补贴足额到位,粮食轮换及管理符合规定,检查结果真实可信。在完成自身检查的基础上,还按照省局要求,参加了对东营、潍坊两市的省级复查,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市粮食局被省局评为“全省粮食系统清仓查库工作优秀奖”,是全省6个获此荣誉称号的市之一。
(四)依法管粮工作创出新局面。一是粮食执法体系建设得到加强。2009年,各区县自筹落实执法经费47万元,基本保证了执法检查工作的需要。全市110名同志取得了粮食行政执法资格,90名同志取得了粮食监督检查证,执法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二是粮食行政执法全面开展。各级粮食部门全面实施粮食执法“1261工程”,有序推进各项执法检查工作的开展。2009年,全市共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192个,检查经营业户1925户次,查处涉粮案件72起,维护了粮食市场秩序,创出了一条新形势下依法管粮的新路子。市粮食局被国家粮食局表彰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三是依法管粮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依法管粮宣传活动。重点对粮食经营者进行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其守法自觉性,提升了广大群众对依法管粮工作的认知度,扩大了粮食行政执法的影响力。四是粮油质检工作取得新进展。各区县按照市局要求,在健全质检机构的同时,加大质量检查力度。截至去年底,全市粮食部门共成立质检机构10个,粮油企业建立质检机构30余个。其中,6个达到A级化验室标准,4个达到B级标准,2个达到C级标准,三级粮油质检体系建设目标初步完成。按照《关于加强地方储备粮油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储备粮轮换质量进行全程监管,全年抽检样品600个,质量不达标的粮食不准入库,确保了库存粮食质量符合要求。在夏、秋粮收获期间,进行了收获粮品质测报,抽检收获小麦样品40个,玉米样品27个,为指导粮食收购提供了参考。
(五)粮食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一是对粮油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组织开展了全市粮油加工情况调查,全市粮油加工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加大粮食产业投资力度。充分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多方争取投资,加快发展步伐。2009年,全市粮食企业主要新建改建扩建项目9个,年内完成投资3880万元。三是深入开展争创放心粮油品牌活动。全市获得省级以上放心粮油称号的各类粮油产品达到23个,2家企业被评为“全国放心粮店”,7家企业被评为“全省粮油(食品)销售放心店”,3家企业被评为“全省诚信企业”,放心粮油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四是粮食经济运行稳定。
二、2010年全市粮食工作要点
2010年全市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健全完善粮食调控体系、粮食储备体系、粮食执法体系和粮食产业化经营体系。着力抓好放心粮油工程,切实提高服务民生水平;充实粮油储备,增强应急和保障能力;加快仓储设施建设改造步伐,努力改善储粮条件;实现储备企业经营效益新突破,不断提高粮食经济发展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重点是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强化粮食调控,提高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一是全面落实地方粮油储备。二是加大粮食收购力度。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严格落实国家收购政策,利用地方储备粮轮换的时机,大力开展收购,充实库存。积极引导和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充分发挥粮食经纪人的作用,进一步搞活粮食流通,满足农民售粮需求。探索粮食订单收购、合作经营等收购形式,积极拓展外地购粮渠道,充实我市粮源。三是加强粮食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各区县年内开展一次粮食安全应急演练,把演练的重点放在粮食应急加工、供应、运输各环节的衔接上,放在部门协调的一致性上,放在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上,不走过场,切实提高粮食安全应急能力。要强化应急网络建设,疏通应急渠道,对认定的应急加工企业、供应企业进行授牌。要加强粮食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调剂余缺作用,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进一步保障。四是抓好粮食市场监测。加强社会粮油统计,充实统计人员,落实统计经费,合理确定监测点,健全完善市场监测网络,准确掌握辖区内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情况。要进一步扩大统计覆盖面,不断提升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翔实的资料数据。五是做好军粮供应工作。大力推进军粮供应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军供应急保障机制,切实履行军供保障职责,提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二)加强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实现企业经营发展新突破。一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粮食储备企业经营发展方式。认清形势,加强管理,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广开经营门路,提升竞争能力。要积极探索自主粮食购销的经营发展方式,在掌握粮源,服务种粮农民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经济效益。二是加大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力度。市局决定将储备粮规范化管理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全市粮油仓储企业中开展。这次活动以“管理行为规范化、业务操作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制度科学化、职工队伍专业化、库区环境园林化”为目标,分学习宣传、查找整改、总结提高三阶段进行。各级粮油仓储企业要按照活动要求,认真查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努力推广全员百分考核管理,将我市储备粮管理推上一个新台阶。各级粮油仓储企业都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积极争创省级规范化管理示范库称号,提高我市整体储备粮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仓储设施建设。从目前我市情况来看,虽然仓容规模可以满足储粮要求,但是仓房条件较为薄弱,新仓、现代化仓房所占比重小,部分仓房条件已不适合储粮要求,对提高我市储粮水平,确保粮食质量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2010年,我市仓容扩建计划总计3.2万吨。四是大力推广农户科学储粮工程。2010年市局计划在全市再推广6600户示范户,使我市科学储粮示范户总数达到14000户左右。同时要加强宣传,大力推广科学储粮知识,做好储粮技术服务和指导,进一步扩大这项工作的影响。五是做好粮油保管工作。各级各有关单位要做好库存粮油安全保管,组织好春季、雨季、冬季粮油安全检查,抓好库存不安全粮食的处理。要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狠抓安全隐患整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粮食仓储管理新模式,确保粮食系统全年生产经营及粮油保管安全无事故。
(三)推行规范化粮食执法,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一是开展争创“省级粮食规范化执法示范县”活动。省局提出2010年在全省开展粮食规范化执法示范县创建活动,每个市至少要培养1~2个省级示范县,提高行政执法整体水平。市局将以此为总抓手,制定实施意见,加强工作督导,推动全市基层粮食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区县要按照活动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抓好落实,切实提高自身执法水平,积极争创省级示范县。二是强化执法体系建设。当前执法体系建设的重点是要在加强队伍建设、落实执法经费及探索执法方式上下功夫。在执法队伍建设方面,要努力将熟悉粮食法律法规、业务水平较高的年轻同志充实到执法队伍当中,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执法经费落实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力争把执法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以满足执法工作开展的需要。在探索执法方式方面,要结合粮食工作的新形势,认真分析粮食执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通过建立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对粮食经营业户进行有效监管的新型执法方式。三是实现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规范化。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执法程序要规范,各区县要按照上级要求的统一规范的执法程序、执法方式开展执法,不能各行其是;执法检查要规范,日常执法要覆盖面广,形成常态化;专项检查要明确任务重点,不能缺项漏项,不能超出检查范围;案件查处要注重事实、证据,根据自由裁量权的规定,合理确定处罚标准;执法主体要规范,省局提出今后粮食行政执法要坚持“一个窗口”对外,由监督检查科或执法大队统一组织执法检查,各区县在执法过程中要明确主体,严禁多头执法;档案管理要规范,要确保检查材料齐全,一事一卷,及时归档,便于核查。四是继续做好粮食执法宣传工作。各区县要结合执法活动的开展,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多种渠道进行依法管粮宣传,着重对粮食经营者进行法律法规、粮食政策、执法职能等方面的宣传,增强他们的依法经营意识,在全市范围内不断提升粮食执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大力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加快粮食产业化发展步伐。一是全面开展“淄博市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为进一步提高粮油产业服务民生的水平,国家粮食局及省粮食局先后发文,要求各级粮食部门大力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城下乡,扩大放心粮油覆盖面。根据这个精神,市局决定从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建设300个“市级放心粮油示范店”及30个“市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2010年,计划先建设100个“市级放心粮油示范店”和10个“市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市局已将这项工作列为对各区县局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区县粮食局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不折不扣的将这项工作抓实、抓好。要根据整体规划和任务分配的要求,积极筹措资金,科学合理布局,评选放心粮油示范店,争创市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要切实加强工作管理,细化、量化工作目标,明确责任时限,强化督查考核,全面落实分配的计划任务。我们要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益,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现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新突破。二是加快实施龙头带动发展战略,提高粮油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粮油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和仓储机械制造业等粮食产业,促进粮油加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要引导企业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联系,积极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科技项目为载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专用面粉、绿色有机产品等高附加值粮油食品的研发和推广,发展粮油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三是加快主食工业化发展步伐。发展主食工业化生产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现有主食工业化生产企业普遍规模不大,水平不高,知名品牌不多。各区县要重视发展主食工业化生产,尤其是抓好馒头生产。指导现有的馒头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网点建设,满足群众消费需要,同时指导有条件的面粉加工企业,因企制宜,延伸产业链,发展主食工业化生产,拓宽经营范围,在服务民生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四是加强粮食行业协会建设。进一步制定完善协会规程和规章制度,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和上级粮食行业协会的指导、管理,充分发挥协会在服务粮食工作大局、服务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不断推动我市粮食产业发展壮大。
(五)发挥粮油质检机构作用,强化粮油质量监管。一是完善粮油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监管机构建设,切实做到工作有机构、干事有人员。市局粮油质量检测中心要进一步完善软硬件建设,配备先进检测设备,提高科学检测能力,尽快满足全项目检测原粮质量与卫生的需要。各区县和粮食生产经营企业要配齐检化验设备,配齐检测人员,积极搞好化验室标准建设,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我市要尽快形成以市局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区县质检机构为骨干,粮食企业质检机构为基础的三级粮油质量检测体系。二是切实加强粮油质量检测工作。要积极扩大粮油质检覆盖面,市局粮油质检中心要将检测范围扩大到全市地方储备粮,更好地掌握我市地方储备粮整体质量情况。各区县粮油质检机构要将检测范围覆盖到辖区内的涉粮企业,确保我市粮食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要积极制定粮食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粮油市场的质量安全监测力度,提高粮食质量安全应急能力。三是提高粮食质量监管工作水平。要以储备粮和政策性用粮为重点,强化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环节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各类粮食质量事故发生。开展对地方储备粮和政策性用粮的质量卫生状况监督检查,突出抓好原粮卫生质量监管工作,严防不符合国家食用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开展粮食收获品质测报和卫生状况调查,认真组织好全市的粮食卫生质量调查,及时掌握粮食收获质量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