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数十名动物保护志愿者在广州天河购书中心门口举行一场呼吁大家拒吃猫狗肉的活动。 ”这是昨天早晨记者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留意每天的新闻,总会看到志愿者的字眼,也总会发现志愿者的身影。
昨天,东北大学教授李坚接受记者专访,就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主流道德建设的意义发表看法。
现代公民社会的标志
志愿服务运动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活动足迹遍布全球。 1991年被联合国确立为国际志愿者年。上世纪80年代以来,志愿服务运动也在中国逐渐兴起,今天已经蔚为大观。李坚认为,尽管目前志愿服务运动仍处在早期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志愿服务已遍布于各个领域,在公共场所及日常生活,尤其在近年举办的大型赛会和救灾行动中,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志愿者的身影,用自己的公益实践弘扬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在李坚看来,从事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来说是互利的、建设性的。 “志愿者的付出决不仅仅是牺牲和失去。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成长发展的机会和舞台,提供志愿服务给他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收获快乐幸福和价值认证,还会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从而大大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而对社会来说,志愿服务具有多重社会功能,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开放交流,改善社会福利,解决生活问题,有利于优化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和谐建设的推动力和现代公民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
丰富的道德意蕴
对于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的道德意义,李坚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其一,志愿服务的利他道德价值。从行为上,志愿者付出时间、精力、金钱,消减他人的困难,增进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促进人际关系及社会生活的和谐。从人格上,志愿者的阳光带给世界的是温暖和快乐,塑造积极健康的道德形象、道德人格和道德榜样。志愿服务的道德价值不仅在于行有余力则以助人,济困利他改善人际关系,还在于从事环保活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现代人应有的环境道德。
其二,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进入21世纪,中国志愿服务运动与国际接轨,汇入世界潮流。中国志愿者走出去,国际志愿者走进来,合作开展扶贫、支教、助残、保护文化遗产、保护自然家园等项服务。中外志愿者密切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志愿服务是跨文化的、世界性的,其经验做法可以为全人类所共享,志愿服务的道德意义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其三,志愿服务运动蕴含的道德取向与新时代的要求相适应。志愿服务遵循公私兼顾、利己利人的原则,道德理念和行为都与大众切近而亲和,契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讲求交互往还的共性心理,适应了普通群众的道德需求和接受水平。
为道德建设提供动力
对于志愿服务运动与核心价值体系及主流道德建设的关系,李坚认为:“志愿服务运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其蕴含的道德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体现了时代精神,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范本。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辨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李坚特别提到,志愿服务运动既是对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弘扬,体现了学雷锋活动的生命力和延续性,也是对学雷锋活动的发展超越,体现了志愿服务运动的时代性和公民社会的创造性。
李坚认为,志愿服务运动及其蕴含的道德价值对主流道德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义,就其大者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志愿服务在主流道德建设中起示范性、支持性、基础性作用。主流道德建设应该吸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借鉴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方式新创造,尤其是在群众中推进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途径载体,体现道德建设的阶段性和对象性,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其二,推动与社会转型伴随的道德转型,对既往道德取向有纠偏作用,使道德建设更加健康。计划经济时期道德建设的弊端之一是陈义过高,片面注重道德建设道德宣传的目的性、理想性,忽视了道德建设的层次性,脱离普通群众的道德期待和践行能力,影响了道德建设的效果。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道德建设取向的调整改革,可以借取志愿服务道德的做法,使道德建设工作融入公民社会和公众生活,发挥引导规范公共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作用。
■受访者简介
李坚 东北大学教授,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沈阳市政协委员,主要从事社会保障政策、慈善事业研究。(记者/赵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