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常说“志愿者的微笑是城市最好的名片”,这话固然不错,但也不是衡量志愿服务的唯一标准。
第七届城运会招募了近8000名志愿者,全部来自江西各高校。志愿者的热情令人感动,但他们的服务也有令人遗憾之处。开幕式结束后,许多急着发稿的记者向志愿者询问班车点在何处,有的回答“不知道”,有的则把方向指反了。还有一次,记者询问去赛艇场地的班车,居然被反问:“赛艇是什么?”看着这些年轻又真诚的面孔,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近年来,我国举办了不少大型活动,志愿者的概念也渐渐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怎样理解志愿者的奉献,志愿者怎样理解自身所承担的职责,都需要逐渐深化。不是穿上志愿者的服装就“来之能战”,微笑可以拉近彼此距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解决全部问题。对志愿者的培训既应包括赛事通用的内容,也应包括具体岗位的职责,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预判,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准备。志愿者虽然不取报酬,但不等于工作没有标准和要求。很多人都将担任大型赛事的志愿者视为难忘的经历,一方面说明机会难得,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认真投入,才会让这段经历更显可贵。
当然,偶遇的遗憾不能代表志愿者这个群体的全貌,只是想说明,不论志愿者本身,还是招募培训志愿者的过程,对这个称号的内涵应有更多更深的理解。如此,当志愿者们用微笑来为自己、为赛事、为城市定位的同时,受益才会更广泛、更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