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要想把握和谐社区脉搏,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唯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这种工作思路的指导下,五老村社区于2009年7月培育了一支以退休教师为主体的社团组织——“园丁助学社”。它改变以往以物质、智力为主要模式的助学形式,主要致力于社区教育、情操培养、智慧传递、心灵启迪等方面的助学,追求精神的最大化,拓展了社区教育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园丁助学社”自成立以来以深化社区教育为基础,以塑造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社区文化为目标,加强组织、完善管理,健全制度,建立了社区教育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思维,拓展社区教育
“园丁助学社”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助学模式,追求精神的最大化,将助学对象扩大化、助学形式多样化、助学内容深度化。
“园丁助学社”帮助的对象不是单一的个人或者群体,而是拓宽到老人、驻社区部队官兵、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等所有社区居民。助学社根据不同教育对象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如赠书励志、心理咨询、名家坐堂、主题鲜明的演讲等。同时助学社根据形势发展和社区群体的实际需要来考虑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和职业特点的居民所需求的教育内容。如对驻区部队官兵赠书励志;对青少年进行非智力方面的教育,传承中华博大精深的文明;对老年朋友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帮助他们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得等。
二、树立品牌形象使者,打造专职队伍
一支具有开拓性的、过硬的队伍是教育工作能顺利开展的关键,是社区教育的发展之本。“园丁助学社”既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基层社区教育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生活在社区,奉献在社区。推动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要靠他们去落实,具体任务要靠他们引导社区群众去共同完成。他们服务社区的本领,直接影响到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园丁助学社”的退休教师们都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得天独厚的技能,教育、心理、书画、舞蹈等都各有专攻,先天的条件给“园丁助学社”开展社区教育带来了优势,在“园丁助学社”成立之时就树立了姚克春老师为助学社的品牌形象使者,姚老师作为原五老村小学退休校长,具有丰富的教学和育人经验,论学识、修养、为人都堪称助学社的典范。在姚克春老师示范典型作用的带动下,一批退休老教师被吸引进“园丁助学社”,壮大了社区教育队伍!同时“园丁助学社”的老师们坚持以创新的理念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不断适应社区教育的发展要求,把“园丁助学社”打造成为一支专职的社区教育队伍。
三、开展特色活动,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品牌效应
品牌创新机制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社区教育的经验表明,社区教育品牌搞得好的地区,居民的参与度就高。社区教育品牌的外部效应不断释放,使得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区的活动当中。因此要以加强活动载体建设为抓手,不断扩大“园丁助学社”社区教育品牌效应。
“园丁助学社”自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怎样写好钢笔字”、“作文应该这样写”、“书香能致远,阅读乐无穷”、“一个智者的心声”主题演讲会等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更是在社区与居民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园丁助学社”、社区科普大学、赏心悦目的宣传栏都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实体,为改变过去条块分割、分散的办学格局,把教育载体连接起来,加强互动沟通、资源共享,实现了社区教育的一体化协调网络。 “园丁助学社”还注重与社会资源之间产生共振,为纪念“八一”建军节,举办了“我为亲人唱支歌”的专场演出,助学社老师为部队官兵们赠书励志。“园丁助学社”与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快报共同举办了“送你一本好书,助你一臂之力”主题赠书活动,为现场的30多位困难家庭小朋友赠书励志。赠书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园丁助学社”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这不仅是扩大了“园丁助学社”的品牌影响力,更是利用品牌效应更好的推进了社区教育。
“园丁助学社”是盛开在社区教育中的一朵奇葩,它使社区教育在探索中前进,在开拓中创新,只有这样社区教育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蜕变。
[社区教育开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