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日期:16-11-14 11:49:30
[推荐] [推荐] [推荐]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重阳节之际,一首《当你老了》,刷屏朋友圈,戳中无数人泪点。每个人终会老去,当“银发浪潮”扑面而来,如何安放2.2亿多老年人的夕阳人生,是人们在感动之后,不得不思考的时代命题。
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十一期间,南京中山陵景区的一张照片让不少人直呼“眼睛湿润”。照片里,一位身穿灰白上衣的中年男子,紧紧抱住自己白发的父亲。定格的瞬间竟引发如此多的触动,正说明,与家人在一起,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也正因此,对于多数老人而言,居家养老是首要的选择。问题在于,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下,朝九晚五的工作压力面前,子女与父母的相互守望并非易事,更不用说为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一面是浓厚的家庭观念,一面又是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子女想照顾父母却苦于没时间,两难困境,如何破解?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居家养老,而在于怎样提高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机构的专业服务和社会的温馨照顾。比如,子女上班时,能否及时了解家里老人身体状态有无异常?发生紧急状况,有没有可能第一时间远程报警?老人患病卧床,需要日常换药、康复辅助,是否有专业人士上门进行帮助?在这个意义上,用“互联网+”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正当其时。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并非截然对立,恰恰相反,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连接一切的特性,为居家养老引入社会“活水”,实现“不离家的社会养老”,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给居家养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很多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在北京朝阳,通过为试点社区老人配发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血压、心率、体温等健康指标,以“远程监护+上门服务”的方式,让“移动照料”变为现实;在四川成都,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老人能够在线“点单”,服务主动“敲门”;在上海宝山,大数据的运用,让云上“望闻问切”成为可能,养老服务更加精准……事实上,老人与互联网,并非没有交集的两条平行线,相反,他们填平“互联网鸿沟”的心情比任何人都更迫切。
物质上的照料固然重要,精神的丰富更是不可或缺。对此,“互联网+”同样大有施展的空间。有人说,面对邻居家冰冷的防盗门,互联网却可以穿墙越壁。的确,互联网连接的不仅仅是人与物,更是人与人。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家的老人“触”网之后,一开始会在社交软件里“热情”地给家人“刷”各式各样的表情、图片,一段时间后,反而开始变得“冷淡”。原因是,他们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找到了兴趣相同、爱好相近、习惯相似的小组,有的还因此更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说,互联网不仅让老人享受到了服务的便利,更极大扩展了老人的精神空间,让他们远离“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精神孤岛。
当然,“互联网+养老”是一个新事物,怎样更加精准、及时、便利地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如何保障老人在“云”上的信息安全?能否让老人们远离花样翻新的网络骗局?这些同样是让老人更好“+”入互联网大潮、享受居家养老便利的不可回避的课题。惟有打好“补丁”,才能让“互联网+”真正有益于养老。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即便有他人的精细照料,即便有可贵的夕阳友谊,亲人的呵护却是永远不可替代的温暖。远离父母的游子,不妨通过互联网,与父母视频通话,道上一声问候,与他们一起细数年华。在“流动中国”里,这也是“互联网+养老”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