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风俗--爱清洁
|
时间:
2011-09-05 08:56:28 |
回族以爱清洁,讲卫生在我国各民族中着称,也是世界上最讲究清洁卫生的民族之一。讲究清洁卫生,既是回族的风俗,也是回族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一)讲究清洁卫生的道德意义
1.讲究清洁卫生是回族精神风貌的表现
回族对清洁卫生的讲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首先是伊斯兰教的影响。《古兰经》上说:“你应当远离污秽。”穆斯林把讲究清洁卫生看成是对真主虔诚的表现。伊斯兰教规定,身体不洁净者不准进入殿堂礼拜,“真主不接受他们的拜功”。我国回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袭了自穆罕默德时代起就养成的人人爱清洁的卫生习惯,并远远超出了伊斯兰教的范畴。在回族中不管是信教或是不信教的,参加或不参加宗教活动的,均有讲究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进而形成一种文化,一种社会意识。回族这种自觉能动地改造环境,使之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习惯,不能不说是回族文明的重要表现和标志。讲究清洁卫生是科学的习惯,给回族群众带来了很大益处,首先,这种良好的习惯,造就了回族群众良好的身体素质,加之回族群众热受劳动和其它良好的生活习惯,造就了回族诸多的老寿星,回族普遍长寿。其次,讲究清洁卫生还有利于身心健康,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在回族群众看来,能否做到讲究清洁卫生,不仅仅是个习惯问题,更是精神风貌的问题。邋邋遢遢,腌腌臜臜,是一个人情绪低落,消极颓废的表现;灰尘满室,既脏且臭,杂乱无章,是一个家庭不振作,不景气的表现。小至家庭,大至单位和一个民族,概莫能外。回族把讲究清洁卫生作为重要道德规范,要求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整洁、舒适的卫生环境,充分反映了回族自身精明能干,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讲究清洁卫生是回族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和道德品质
我们对讲究清洁卫生的理解,已从一般意义上的清洁卫生,深化到对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理解。身体和环境的清洁是基本层次,较高层次的清洁,是自觉主动地把讲究清洁卫生同道德修养联系起来。如沐浴除了达到讲究卫生、清洁身体的目的外,还要在每洗一个部位时,“都要联想或体会一个实际行动。比如洗手的时候,要想到戒偷盗、赌博和不拿不义之财,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洗脸的时候,要想到顾全人的体面,戒绝干一切不要脸和见不得人的事。漱口的时候,要想到不能造谣中伤,胡言乱语,诬陷他人,更不能前面说,后面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要说有益于大众的话,说实话,说公道话,说不伤害别人感情的话。抹头抹耳时,要想到不能听乱七八糟的脏话和坏话,不偏听偏信闲言碎语,不在背后搞别人的鬼,捉弄人。要听善言,要做好事。洗脚的时候,要想到不能走邪道,搞一些歪门邪道的事,要走正道。总之,洗大净的时候,要想到或做到,戒绝一切与人不善的事,要一尘不染,表里一致,做一个干干净净、正正派派的人。”这一层次的清洁是动态的,是洗涤性灵的修养过程。更高层次的清洁,是指经过修养后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崇高道德境界,就是内在灵魂的纯洁。内在灵魂的纯洁是与一切污秽的思想根本对立的,如奸谋、诡计、猜疑、嫉妒、造伪、谎言、争名、夺利、贪财、好色等等不正当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清洁即是善,是善的思想意识、善的道德行为以至由此而形成的高尚品质。把“清洁”看做是人应有的崇高品质,把讲究卫生的过程与道德修养统一起来,是回族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讲究清洁卫生的主要内容
1.沐浴
沐浴是回族最重要的风俗之一,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回族的沐浴,可分为大净和小净。“沐”即小净,“浴”即大净。小净的洗法有若干程序:洗两手至腕部;洗两便;漱口;呛鼻;洗脸;洗两手至两肘;抹头、抹耳、抹额;洗脚至两踝骨。大净,就是用清洁的水洗涤全身。沐浴源于宗教活动,《古兰经》中讲到:“信道的人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进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于两肘,当摩头,当洗脚,洗至两踝。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当洗周身。如果你们害病或旅行,或从厕所来,或与妇女交接,而得不到水,你们就当趋向清洁的地面,而用一部分土摩脸和手。”现在不仅信教的回族群众常洗大小净,就是不信教的回族也洗大小净,这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人们越来越多地注重沐浴给身体、身心带来的益处,把沐浴看成是调节精神的方法,是洗涤灵性、修养德性的途径。
2.洗涤衣服
回族重视人的外表,认为外表可以影响内心,衣服是外表的重要内容。《古兰经》中对衣服有特殊的意义:“阿丹的子孙啊!我确已为你们而创造遮盖阴部的衣服和修饰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为优美。”回族的解释是,真主为人类造下的衣服有三种功用,第一个功用是保护身体,第二个功用是增加美观,第三个功用是藉外表美丽人的精神。既然衣服有如此功用,对衣服就应给予相当的重视和严格要求,讲究清洁卫生就必须从衣服着手。《古兰经》上说:“你应当洗涤你的衣服,你应当远离污秽。”在回族群众看来,如果衣服脏了,加之不修边幅,蓬头垢面,既有害身体健康,又影响人的美观,更会影响精神面貌,给人留下精神颓废、人格丑陋的印象。而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穿得整整齐齐,即便是旧衣服,也会使人感到舒服、优美,特别是能体现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貌。回族群众一般都有保持衣服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
3.搞好家庭卫生
我们不仅注意自己身体和衣服的清洁干净,还特别注重自己居住环境的清洁。居住环境的好坏,是否清爽整洁,不但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的性情。杂乱无章、肮脏污秽的环境,容易使人心情烦躁、爱发脾气,甚至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而清爽整洁的环境,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有助于人涵养性情,可以使人心情平静愉快,养成良好的性格。回族在很早以前就有洒扫屋堂庭院的习惯。现在回族的多数家庭都喜欢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放得井井有序。回族妇女更是讲究卫生,屋子里窗明几净,门帘洁白,大小物件干净明亮,令人赏心悦目。
4.禁吃污秽食物
讲究清洁卫生的道德要求,还突出地表现在饮食卫生上。伊斯兰教规,以“净洁为相依,污浊的受禁止”为原则。穆罕默德也说过“食一口不洁之物,等于废四十日的功修”。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族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养成了禁食的习惯。依据《古兰经》中的规定,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回族群众对所禁食物有详尽的解释,认为“自死物”,一般死于瘟疫,其体内带有大量病菌及其它分泌物,既不鲜美,又缺少营养价值,且易罹致疾病。而“血液”,其中的静脉血带有大理的需要排出体外的新陈代谢的产物,虽然动脉含有营养,由于人们食用时无法将两者分开,只能以“不洁”而禁食。至于猪,是畜类中最污浊的,刘智在《天方典礼》中更深刻地指出猪的污秽还在于:其性贪,其气浊,其心迷,其食秽,其肉无补而多害,乐从卑污,有锯牙,好攫,啮生肉,愈壮愈惰,老者能附邪魅为祟,乃最不可食这之物也。可见,禁食猪肉的理由,已经由猪的污秽扩展到猪的性情,“性贪”、“气浊”、“心迷”都是回族所痛恶的品质,饮食联系道德,是回族道德的又一重要特征。
这四种食物是绝对禁止的,但“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回族重视人的生命,当生命危机时,为维持生命,可不必严守禁食的规定。但要适可而止,以维持生命为准,如果继续贪吃,便是越范了。体现了严格要求与灵活处理特殊情况相结合的精神。
回族还有禁酒的要求,认为酒是事端的祸首。“‘酒为诸恶之钥匙也’。是锁若开,无恶不至”,可以使“正心修身之功,一朝尽弃”。“古今来以酒灭国亡家者,不可胜纪。其败纪纲,毁伦常,皆酒之这祸烈也。”“彼能易人之志,浊人之神,使智者惑,贤者愚,廉者贪,节者淫,信者迁,顺者逆,若摘缨之会,枣栗之投。杨广因之以弑帝父,禄山因之以犯国母。君臣父子,礼义廉耻,荡然逾闲。”以上引文,表明回族对“博戏饮酒”是深恶痛绝的,而禁酒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祸国殃民的恶行出现,避免道德的沦丧和人格的堕落。显然,回族夸张了饮酒的危害,把它看成是“恶魔”的行为而加以制止,在实践中是难以实现的。尤其是,回族在中国是大分散、小聚居,广泛与其它各民族交往,难免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回族对犯了饮酒禁律的反映,没有像犯食禁食猪肉那样强烈,但虔诚的穆斯林是禁酒的。
回族注重用水和饮水的清洁,居住在农村的回民,家里用的井窖一般都有盖,防止脏东西掉进去。回族一直有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洗手、洗脸、沐浴等讲究不用回头水,也就是说要用流动的水。
5.讲清洁要身心并重
身体与环境的清洁是基本层次,内在心灵的清洁是高层次的。回族提出,不仅要做到身体与环境的清洁,还要做到内心灵魂的清洁,即身心并重。回族重视外表的清洁,认为外表虽然是形式,但形式可以影响内容,形式上的严格规定,可以使人在心理上提高注重洁净的程度。但外表毕竟是外表,外表的洁净不等于内心清洁。那些外表清洁,内心却充满声色盈利、奸盗邪淫、谎言欺诈的人,是不可能抵住邪恶的诱惑的。大小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洗去身体上尘垢的污秽,同时要洗掉心里不清洁的污秽,内心蒙发恶念或邪念,是对大小净的最大破坏。大小净的真正意义在于,在保持外表清洁的同时,更要保住内心的清洁,教人们由外表的向善,做到实质的向善,做到表里一致的向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
|